网贷监管趋严 合规经营为先 财经点睛-财富时代 赵鹏 2408508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网贷监管趋严 合规经营为先 财经点睛-财富时代 赵鹏 2408508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财富时代 > 财经点睛

网贷监管趋严 合规经营为先

2017-05-18 13:57 | 来源: 中国网

  网贷行业在经历了前几年的风光发展后,迎来了阵阵凉意。获客成本高、经营成本高,网贷盈利变成了一件难事。近期,随着年报的陆续披露,多家网贷平台的2016年财报数据随之曝光,不管是主动披露还是因为股东发布,该行业的整体情况可见一斑。而随着监管的进一步趋严,网贷行业似乎面临着行业瓶颈、政策监管的双重压力,网贷究竟将何去何从?

  P2P增长首次转负

  一半以上是问题平台

  我国网贷行业在经过几年的发展后,逐渐褪去了“互联网金融领军者”的华丽外衣而变成了“且行且珍惜的摸索者”。据浙江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院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2月,全国共有正常运营平台2411家,比2015年减少了713家,而问题平台则有2811家,比2015年增长了1258家。问题平台总量超过了正常运营平台数,而且,正常运营平台增长率在经历了连续两年的大幅下滑后,在2016年首次由正转负,增长率为-22.8%。报告分析称,这样的态势标着网贷行业转折点的到来。

  从地域分布来看,我国30省市平台问题率均上升了10%以上,广东省以515家问题平台的数量超过山东省成为了问题平台最多的省市。从具体业态上来看,校园贷、现金贷等一些细分行业成为了问题平台的重灾区,屡屡使得网贷陷入舆论的漩涡。

  但随着2016年一系列监管政策的出台,行业发展正逐渐回归理性,平台选择主动退出或进行并购整合渐成趋势。

  获客成本高 合规成本增加

  网贷盈利看似很美 实则很难

  一份来自融360的统计分析显示,网贷平台想要盈利真的不容易。

  有报道称,在获客成本高企、银行存管等合规成本也增加的当下,贷款余额在50亿元以上的大中型平台都很难盈利,数千家中小平台想要盈利就更难了。据融360重点监测的平台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年底,贷款余额在100亿元以上的平台有15家,仅占监测平台数的3%,但这些平台贷款余额之和占总贷款余额的比例则高达53.26%。贷款余额50亿元到100亿元的平台有13家,贷款余额占比15.49%。

  目前,网贷平台的成本费用主要集中在获客成本和技术开发费用。据融360显示,某网贷平台的单个借款人线上获客成本超过了100元。而在出借人方面,成本更加高昂。目前,业内单个注册用户的成本普遍都在百元以上,考虑转化率后的单个出借人获客成本超千元也不足为奇。高昂的获客成本成为了一些大型平台追求规模而暂时无法盈利的主因。另外,技术开发、银行存管等合规成本也占据了网贷行业成本的一部分。而目前,愿意主动披露财务报表数据的网贷平台仍是少数。

  并购整合加快

  行业格局分化

  自2014年起,政府工作报告中就多次把互联网金融列为重点监管对象之一。2014年、2015年提出“促进互联网健康发展”,2015年要求“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2017年指出要加快改革完善现代金融监管体制,提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实现金融监管全覆盖。作为互联网金融代表之一的网贷行业,则首当其冲受到监管的影响。

  2016年,网贷行业的格局出现分化,一年间成交量前100平台榜单中就有29家更替,“大鱼吃小鱼”、“快鱼吃慢鱼”的并购整合使得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据悉,截至2016年年底,成交量前100平台总成交量约占行业成交总量的65%。除成交量集中外,网贷行业在地域上也呈现集中态势,2016年底前100平台分布在10个省市中,且有75家平台集中在北上广。而从行业自律组织来看,成交量前100的平台中已有85家加入了各类协会,协会组织在行业内部、政府和媒体之间的桥梁作用日益凸显。

  监管发展是大趋势

  资源加速流向合规平台

  随着监管的趋严,正在经历阵痛的网贷行业也在为前期野蛮无序的生长过程“还债”,各类风险的爆发或将成为我国网贷行业一次“刮骨疗伤”以及“转危为机”的重大机遇。

  在监管下,银行存管成为衡量一个平台是否合规的重要指标之一。浙大互联网金融研究院的报告显示,由于银行态度谨慎、存管费用较高以及符合存管资质的银行数量有限等原因,截至2016年年底我国仅有150家左右平台宣布与银行签订资金存管协议,但成交量前100的平台中已有46家与银行正式签立了存管合同。

  目前,从我国的监管政策风向上来看,我国正逐渐完善政府监管和行业自律相结合的混合监管模式。从监管成效来看,网贷监管新规的陆续落地并没有对行业的资金交易规模造成负面影响,而是改变了网贷行业格局和市场结构。模式不请、特点不明、风控不足的平台难以为继,优质资金和客户资源加速流向了合规平台。

  业内人士指出,在面临监管的同时,极易在化解旧风险的同时产生新风险,监管部门需密切防范金融产品创新变为产品“异化”。


责任编辑: 赵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