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中求进,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 财经点睛-财富时代 赵鹏 2429942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稳中求进,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 财经点睛-财富时代 赵鹏 2429942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财富时代 > 财经点睛

稳中求进,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

2017-06-15 13:46 | 来源: 人民网

  在土地、人口、环保、安全“四大底线”约束下,上海的实体经济要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在前两年,“上海到底需不需要制造业”甚至成为一道“讨论题”。

  从去年上海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7条”、制造业“十三五”规划,到近日刚刚发布的 《关于创新驱动发展 巩固提升实体经济能级的若干意见》(下称《若干意见》),让外界看到了上海聚焦发展先进制造业的信心和决心。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主任陈鸣波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用三句话提炼了《若干意见》的特色:一是对上海经济产业的问题看得更清楚,上海的制造业到底怎么了,上海要不要制造业?答案已经很明确。二是统筹更加有力,资源要素原来都是散开的,比如土地虽然金贵,但有些园区产出很低,今天必须要统筹起来,把“家底”盘活。三是更加关注服务,对政府来说一定要有普惠理念,更加精准的全力支持助力企业发展。

  结构调整紧盯质量效益

  记者:“十三五”期间,上海仍然要做好“减法”,如何兼顾“提升实体经济”与“调整产业结构”的关系?

  陈鸣波:在工业领域,调整产业结构和提升实体经济可以看成是硬币的两个面,形影不离。调整产业结构的落脚点在于提升实体经济,提升实体经济的重要支撑在于调整产业结构。

  目前,上海工业正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期,资源要素瓶颈约束问题依然存在,传统劣势低效产能占用资源,成为影响提升实体经济、促转型的突出问题。只有深入挖掘存量,加大低效产能的调整力度,才能腾出更多的土地和资源空间发展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因此,调整产业结构将始终服务于提升实体经济。

  2017年全市产业结构调整将启动实施市级调整项目1300项,区级调整项目1600项,市级重点调整区域16个,重点专项2个,预计腾出土地5.5万亩,年减少能源消费量80万吨标煤。

  全市产业结构调整将围绕两条主线,一是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力度淘汰低端落后的生产工艺、设备和产品。二是稳中求进盘活新增,加快探索创新重点区域调整的方法路径,为城市高端和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优质的资源。特别是要紧盯结构调整二次开发质量效益,加强政策的系统集成和实质创新,建立支撑落地手段,集聚政府民间资源,构建政策引导、市场主导、多种经济体共同参与的二次开发新格局。

  土地资源坚持统筹供应

  记者:上海土地等要素资源越来越金贵,《若干意见》中提到要制定产业统筹招商的实施意见,背后有怎样的考虑?

  陈鸣波:目前已明确到2020年全市产业用地规模保持在550平方公里左右,尤其是550平方公里中先进制造业要保持一定比重。这些土地是金贵的,也是经过多部门协商积极争取的,容不得半点浪费。

  目前,有些园区单位面积的产出低,如何进行重新定位和项目的选择需要进行区域统筹。总的目标是建立市区联动、以区为主、多部门协同的统筹招商机制,这事关上海实体经济发展的全局。重大项目市里统筹,包括布局和定位,发挥政策集成效应,有效引导市场预期,比如说郊区发展先进制造业而且主要是向园区集聚,市区主要发展高端服务业。同时,要搭建全市产业项目及资源的信息集成和供需对接平台,推进重大产业项目的策划实施,保障关键资源要素供给、协调跨区产业项目迁移拓展。

  区级层面,要强化区域招商的统筹协调,将产业布局、项目准入和资源优化配置等决策权限放到区级层面,坚持“规划一张图”和“准入一把尺”,坚持土地资源的统筹供应,强化区级对产业能级和资源要素的统筹把控。例如,去年的工业供给侧27条和这次的实体经济文件中明确,各区每年工业用地减量化腾挪出的土地指标,按照不低于1/3的比例用于重点工业项目,这就是土地资源统筹的典型做法。

  深度参与全球产业链竞争

  记者:您刚才也提到了郊区特别是产业园区将是上海先进制造业的主战场,未来该如何定位?

  陈鸣波:产业园区作为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和区域经济增长极,是落实本市产业发展战略的生力军,肩负着推进上海深度参与全球产业链竞争的重担。

  2016年上海产业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约2.7万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约80%,其中工业总产值超千亿元的开发区有7个。国家重大战略专项也加快在园区实施,中芯国际、华力二期、和辉光电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落户园区。全市产业园区经济产出整体保持稳定增长态势,产业载体功能进一步强化。

  要想巩固提升上海实体经济能级,上海的产业园区就要抓住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这个核心主线,把握“创新发展、集群集聚、绿色集约、智能融合”四大方向,聚焦主体培育、创新升级、改造转型、品牌联动四大重点任务,力争到2020年基本实现产业优势明显、企业集聚辐射、创新活力迸发、特色错位竞争的产业园区体系,基本建成一批参与全球产业竞争、体现上海高端制造和精准服务水平的产业集群和品牌园区。

  同时,我们的目标是全力打造3到5家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先进制造基地,新增3家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新增10家左右市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全市累计建成10家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成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智慧园区。

  企业服务平台年内上线

  记者:要想留住制造业人才,居住是个大问题,这方面有什么破解之道?

  陈鸣波:其实,早在2015年上海市“人才20条”中就提出,“鼓励人才集聚的大型企事业单位和产业园区利用自用存量用地建设公共租赁住房(单位租赁房),采用划拨方式供地,并可适当突破面积7%的限制。”但在实施过程中,一些企业反映7%的用地量不够,特别是一些科技含量高的企业占地面积少,人才多,人才住房存在较大困难。因此,在2016年的“人才30条”中将这一比例提高到15%。

  目前,商飞客服公司正在闵行紫竹产业园区建设人才公寓,张江高科技园区仍有存量人才公寓,漕河泾松江和奉贤园区采用先租后售模式,金山区、闵行区等部分园区正在新建人才公寓。

  记者:做好服务是未来支持实体经济的重要方面,具体应该如何实现精准普惠的目标?

  陈鸣波:根据“放管服”总体要求,要进一步增强政府服务企业意识,营造与上海城市定位相匹配的良好营商环境。我们打算加强与“12345”服务热线衔接,建立上海市企业服务平台体系,建立一套为企业排忧解难、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建设一个多渠道集中受理企业诉求、解决企业问题、反映企业呼声的全市统一的企业服务平台,让“重管理、轻服务”的现象得到根本性改观。

  该平台服务范围将充分体现“三全”,涵盖企业初创、成长、壮大、衰退的全生命周期;央企、国企、民企、外企全所有制企业;大、中、小、微、个体工商户全规模企业群体。通过平台的建设运行,形成一套普惠制的覆盖全市的企业服务体系。

  目前,市经信委正在草拟《上海市企业服务平台体系建设方案》,预计今年年底前,市企业服务平台将上线运行。

责任编辑: 赵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