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经济支持 财经点睛-金融 赵鹏 3098811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经济支持 财经点睛-金融 赵鹏 3098811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金融 > 财经点睛

国际组织呼吁——

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经济支持

2020-04-01 11:22 | 来源: 经济日报

  本报记者 高伟东 杨海泉

支持.jpg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联合国贸发会议近日警告,新冠肺炎疫情将对发展中国家经济造成更严重冲击,带来的负面影响甚至将超过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测算,发展中国家遭受的收入损失预计将超过2200亿美元。对此,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联合国贸发会议呼吁国际社会给予发展中国家更多关注。

  经济冲击幅度惊人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3月30日表示,日益严重的新冠肺炎疫情有可能对发展中国家造成更加严重的打击,发展中国家的收入损失预计将超过2200亿美元,非洲将失去近一半的工作机会。据估计,全球55%的人口无法获得社会保障。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指出,面对严重的疫情,发展中国家脆弱的卫生系统可能会不堪重负。而且,确诊人数激增可能会进一步加剧这一情况,因为最不发达国家中有多达75%的人没有肥皂和清洁水。糟糕的城市规划和某些城市人口拥挤,废物处理服务薄弱,甚至交通拥堵也会阻碍人们便利地获得医疗服务,这些都可能造成更大负担。

  联合国贸发会议3月30日发布分析报告称,占全球三分之二人口的发展中国家(不含中国)正面临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前所未有的经济损失。联合国贸发会议秘书长基图伊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的经济后果仍在持续,而且越来越难以预测。”

  报告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对发展中国家造成的经济冲击幅度更为惊人,大多数负面影响都比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时期更为严重,而且经济损失会越来越大。至于发展中国家经济能否在此次疫情之后重现2009年至2010年期间的那种快速反弹局面,联合国贸发会议并不乐观。

  在疫情开始于中国以外地区蔓延的两个月里,发展中国家经济遭受了巨大打击,包括资本外流、债券利差不断扩大、货币贬值,以及由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和旅游收入下降等导致的出口收入下降。数据显示,从今年2月份到3月份,主要新兴经济体的投资组合资金外流在一个月内激增至590亿美元。自今年初以来,新兴经济体货币对美元汇率下跌了5%至25%,降速比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最初几个月还要快。疫情暴发后,许多发展中国家外汇严重依赖的大宗商品价格也大幅下跌,总体价格降幅为37%。

  联合国贸发会议估计,全球经济今年仍将陷入衰退,预计全球收入将损失数万亿美元。鉴于全球经济形势不断恶化,各国今年财政和外汇约束势必进一步收紧。未来两年,发展中国家将面临2万亿美元到3万亿美元融资缺口。由于缺乏应对这一危机的货币、财政和行政能力,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和全球经济衰退的后果对许多发展中国家将是灾难性的,并将阻碍它们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进程。

  紧急行动提供支持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与世界卫生组织正在密切合作,旨在帮助各国为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做好准备,并在危机后重建,特别是关注最脆弱人群。

  目前,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正在为吉布提、萨尔瓦多、厄立特里亚、伊朗、吉尔吉斯斯坦、马达加斯加、尼日利亚、巴拉圭、巴拿马、塞尔维亚、乌克兰和越南等国家的卫生系统努力提供支持。

  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领导的新冠肺炎疫情快速应对基金已经启动,启动资金为2000万美元。这笔资金正在通过快速通道支付,使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团队能够立即向各国提供援助以响应相关国家的应对行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预计,至少需要5亿美元,以便为100个国家提供支持。

  联合国贸发会议报告称,发达经济体和中国已经制定了大规模政府计划,二十国集团将为全球应对疫情提供5万亿美元财政支持。这是对这场前所未有的全球危机作出的反应,它将在各个方面减轻疫情对全球经济冲击的程度。尽管上述刺激计划的全部细节尚未公布,但联合国贸发会议初步评估认为,这些计划将使全球产出提高2个百分点。

  需加强全球合作

  联合国贸发会议呼吁为遭受疫情影响的发展中国家提供2.5万亿美元援助,以便把新冠肺炎疫情之下的国际团结意愿转化为有意义的全球行动。对此,提出“四管齐下”战略。第一,通过重新分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现有特别提款权,并增加一笔新的资金分配,注入1万亿美元流动性,为那些落在后面的国家提供“直升机撒钱”式援助;第二,对陷入困境的经济体应立即暂停偿还主权债务,并大幅减免债务;第三,为发展中国家紧急保健服务和有关社会救济方案提供援助;第四,以合法的资本管制措施遏制资本外流激增,减少发展中国家市场抛售导致的流动性不足。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也呼吁国际社会采取行动,并强调了三项优先行动:提供资源,帮助阻止病毒传播;提供支持,应对疫情;提供资源,防止发展中国家经济崩溃。

编辑: 赵鹏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